中国广西网_广西人自己的新闻媒体网站
设为首页
普遍意义上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缘起于上世纪80年代,发轫于国际贸易,成长于代工出口。其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乐章也不断变奏:有人“借船出海”寻求品牌和技术,有人主动出击集中投入重点市场,有人平抑风险跨区域配置资产。
一方水土,一番环境,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面临着法律、政治、金融、税收、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风险与挑战,还面临着诸多融入的困境,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整套一致性的全球运营管理体系,委实不易。
那么,在快速迭代的经济环境中,中国企业国际化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来看看已经成功国际化的企业都在用哪些战略。
中兴:“全球化成功来自本地化行动”
这是一家容易为人忽视的公司,它的规模远不如业务类似的华为,手机出货又赶不上小米,但如若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兴的面孔或许比华为小米更国际化。当任正非抱怨美国政府不公时,中兴却成了美国市占最高的中国手机厂商。当你注意到中兴的年报,就会发觉它已经成为一家在技术、产品、生态、营销、全球化布局等方面最均衡的中国公司。
而这一切低调的成功,来自于中兴全球化过程中的本地化行动。中兴一直在告诉美国社会,中兴在全球的成功,也是大部分美国企业的成功。过去三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兴向美国公司支付了超过160亿美金的资金,这些资金用来购买技术许可、芯片,与美国很多高科技公司都进行了合作。中兴在美国的成绩来自中国的集成与制造、美国的元件供应,这是双赢的局面,这也是他相信中兴会在美国得到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海尔:思路全球化,行动本土化
为深入执行国际化战略,海尔在不少国家实行本土化战略。包括直接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设计中心、贸易公司以及研发中心等。形成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经营组合,以便更好的了解市场并作出反应。洛杉机有"海尔设计中心",纽约有"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南卡罗莱纳州有"海尔生产中心",海尔在美国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经营格局。
慕思:整合全球资源,本土化运营
一直以来,慕思致力于整合全球优质的原材料、专业设计师、先进技术。在过去十多年里,慕思与瑞士DOC、比利时Artilat和RAKO、德国Otten、德国米勒、意大利Figino、意大利BeddingS.R.L和LAMBORGHINI等数十家国际寝具供应商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睡眠体验。
如今,慕思拥有九大生产基地,三大研发中心,包括位于米兰的工业设计中心,位于比利时的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心以及与澳大利亚合作的睡眠研究中心等,通过整合全球优质睡眠资源打造健康睡眠系统,促进慕思产品与国际接轨,产品技术和制造水平都能达到国际领先。
2014年6月,慕思在十周年之际发布了筑梦海外计划,未来十年将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30到50个国家开设自主品牌专卖店,将慕思的品牌带到全世界,让健康睡眠理念传播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在距离“筑梦全球”计划发布不到2周年时间里,慕思已在澳大利亚,已经登上高端寝具市场的宝座;在美国,慕思开出了5家专卖店,2016年将增至9家;在德国,慕思的2家专卖店都位于黄金地段……
自慕思意大利米兰旗舰店、德国科隆舰店等相继开业试水,慕思寝具已逐渐摸索到了一个符合自身特性、不可复制而且日渐成熟的国际化商业模式。慕思寝具全球化采取的是开设独立旗舰店形式,并且实行全球化中本土化管理。
例如意大利米兰旗舰店是总部直属的,总经理和员工是当地聘的,设计中心负责人是曾经服务于世界时尚品牌Armani的,无论是设计、制造、人才管理,还是产品销售都实现本土化管理。
随着慕思海外专卖店在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法国、日本等,落子成功,一个庞大的“筑梦全球”计划,也在加速发展。
2016年米兰家具展期间,在慕思意大利米兰旗舰店隆重召开2016年慕思米兰系列新品发布会暨全球招商大会,慕思总裁姚吉庆亦表示,米兰系列新品将在以后每年4月与米兰家具展同步发布,以健康睡眠系统规模大、单品类多样的新品发布会,将健康睡眠理念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慕思的国际化底气与雄心可谓不浅。
阿里:立足中国,接轨国际
在马云看来:阿里的国际化分了几步,首先立足中国,未来中国肯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把国外的货物带进中国,其实也是国际化的过程,让国际货物跟中国本地的消费者产生连接,跟本地的市场发生关系,就是国际化的一步。
另外,中国有大量的生产企业,他们生产很多产品,这些产品需要卖到海外去,最早的时候外贸是B2B模式的出口,未来可能是B2C和C2C出口。现在阿里做的事情可以看得到这个增长已经非常大,今天B2C和C2C大量需求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
国际化是个很复杂的话题,产品层面战略层面,经济领域文化领域,从业务到思维,从企业到国家,谈论的不少。但其中的挑战,不是全球化运营的复杂性带来的,恰恰相反,在一个区域发展极度不均衡的中国市场成长起来,正好赋予了中国企业驾驭多层次复杂市场的能力。
纵观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渐渐脱离了粗放式的开拓运营,根据地区和国别市场去实现本土化运营,精根细作,才是国际化商战背后的真相所在。无疑,这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战略上已经先行了一大步。